大批中高风险区降级,青岛第一时间落地国家防控新政

2023-03-27 13:08:44

上海注销公司

11月11日,国家发布优化疫情防控20条后,青岛第一时间执行落地。

12日一早,青岛发布《关于调整我市部分区域风险等级的通告》,根据新的防控政策,一大批此前被划定为高风险、中风险区的区域、楼座降级为低风险区。

这意味着,这些区域已经或者很快就要解封。当然,具体落地可能需要一个过程。起码,这已经是相当积极的信号了。

11日,在优化疫情防控20条发布后,全国、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先后召开,青岛设分会场收听收看。

会后,青岛主政者表态——

全市上下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的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要快速做好疫情防控新老政策衔接,抓紧完善修改有关防控方案,开展政策培训,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决不擅自加码、过度防疫。

1

12日6时起解封的这批中高风险区,直接体现了国家政策的意图。

首先,中风险区取消,直接降为低风险区。有些中风险区,还是11日刚刚划定的。

本次国家发布的政策明确指出: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本次疫情中“出镜率”比较高的宁夏路街道宁夏路78号3002会馆已被划为低风险区。11月9日,该会馆刚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

还有更典型的例子,11月11日,城阳高新区宝源路世茂云锦小区1号楼、4号楼划定为高风险区,其它楼座及网点划定为中风险区。

按照此前的规定,该小区中风险楼座降为低风险区至少需要7天。12日,小区的中风险区已然降级。

这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封控范围,以及对市民的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青岛执行新防控举措的力度。

其次,5天没有新增病例的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

优化疫情防控20条调整了高风险区的降级标准: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12日降为低风险区的一些楼座,正好卡上了5天的时间点。

比如,11月7日,宁夏路街道宁夏路69号院3号楼、云溪路15号9号楼被划为高风险区,由于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两个楼座12日被降为了低风险区。

2

本次风险区域调整后,崂山区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随即,青岛及时调整了崂山的核酸检测政策。

11日崂山发布消息,根据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12日暂停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同时,恢复开放部分愿检尽检点。

优化疫情防控20条提到,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显然,崂山区现在的状况,与政策表述相符合。

崂山的改变表明,在疫情平稳后,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将逐渐退场。

“20条”中还提出,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12日,市北、城阳等地,继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这与区域疫情防控形势息息相关。青岛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日0时至24时,全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市北与城阳的增加数相对较多。

好消息是,新增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么在集中隔离点检出,要么是重点人员筛查检出。

这也说明,社区传播的风险在减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积极的信号,此前停业的部分商场重新开张。

12日,市南区万象城发布通过微信公号发布消息,12日起回复营业。

3

种种迹象表明,青岛的防控举措有了新的提升与改善。

但是,疫情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同时,坊间对更人性化的防控举措,以及如何做到防控与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平衡,仍有很高的期待。

先说疫情的复杂性,青岛11日召开的会议上也提到: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压实责任、抓实举措,守牢疫情防控的底线。

防控举措优化,绝对不是“躺平”,疫情的阴霾远没有过去。新的防控策略,会对城市治理、医疗实力和响应速度提出更高要求。任何一座城市,都要时刻警惕“一失万无”的惨痛教训。

再说具体到每个人的防控措施。

比如,“20条”中提到: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

这是一个总体要求,如何落地落实,既要结合实际情况,也要有配套的举措。

举个例子,新政点到的“校园随意封控”“封控时间过长”等如何定义,又该如何保障发生疫情时,校园不会受到波及?毕竟,一停了之,将责任交给家长,显然不是政策的本意。

所有这些,如何改进与完善,都需要进一步尝试、摸索。希望青岛能尽快出台配套政策,继续在疫情防控上“走在前”。

4

客观而言,这两年,青岛疫情处置得到的多是积极评价。

从首座千万人口城市全员核酸的组织,到最近精准到楼座的防控,青岛的表现可圈可点。

但是,疫情往往涉及人数众多,对防控与管理均是极大考验。没有一座城市敢拍着胸脯说做到了“尽善尽美”。或多或少都会存有漏洞,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青岛也是如此。

这些不尽人意之处,落到每一个人头上,都会是“一座山”。所以,有些人表达不满或吐槽,亦在情理之中。

毕竟,公众有权利希望政府能做得更好。没有人希望疫情发生,但所有人都期望,当不幸来临时能有更加完善的应急体系,更为人性化的防控举措。另一方面,改变通常需要过程,此时多一份理解或许也是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源汇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综艺娱乐、商旅生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源汇百事通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